眾志可以成城,在中國就是王牌……
盡管各大媒體廣泛宣傳,一些老百姓還是感到惶恐和迷惘。
詩社骨干成員、羅江區作協副主席楊俊富在新詩《庚子年立春記》中寫到:該屬於人間的美好/舉得再高的黑手也擋不住/猶如這個春天裡/徹頭徹尾禍害人間的新冠狀病毒/春風不分貴賤/會把春光分送給每一朵期待的花兒……
羅江區鄢家鎮雲峰詩社成立於1948年,這裡的農民歷代崇尚“耕讀、詩書傳家”的農耕文化,文化氛圍十分濃厚,曾被四川省文旅廳命名為“農民詩歌之鄉”。
為了鼓舞“武漢加油”,四川作家杜陽林創作了詩歌《愛聚一座城》,在封面新聞刊登后,又被四川省視協朗誦推出。杜陽林創作的小小說《年前的離別》,以醫務工作者為原型,描寫了白衣天使的大愛情懷,有讀者留言:“看到老師寫的故事都流淚了,語言文字的力量也很大!”“能夠用文字再現或者留下這些普通生命的,隻有文筆非凡的你們!”
1月29日上午10點,曾經在鄢家鎮擔任過鎮黨委書記、現任羅江區文廣旅局長的肖勇在雲峰詩社微信群發了一段簡短的動員文字:各位詩友,是我們雲峰詩社為全民防控疫情貢獻力量的時候了,為讓農村老百姓知敬畏、謹防范、聯防聯控,不讓疫情輸入擴散,大家創作些標語、順口溜、快板、詩歌,以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盡早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謝謝大家!
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抗疫詩,一顆顆激情澎湃的詩人心,接地氣,入人心,很快在羅江區各大網絡平台轉發、傳播,為鄉村防疫抗疫宣傳、穩定人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保衛武漢,保衛家園。
“我宅家,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我為自己省鈔票”,成為四川德陽羅江區一個響亮的口號。
“深夜三點爬起來,一口氣就寫了近百行”
四川作家、轉業軍人凌仕江連夜作詞並與戰友許寒鬆作曲合作演唱的歌曲《紅手印》為抗疫一線的戰友加油,MV在新華社首發。
(責編:高紅霞、羅昱)
有你這十四億聽話的,懂事的公民?!
平昌縣作家協會利用微信群和QQ群組織全縣文學者開展文學戰“疫”。2月7日,孫百川的散文《眾志成城 戰勝疫情 擁抱新年之春》被人民日報登載。2月2日,王述成的寓言《眾鼠議事》《尋求保護的道理》等被巴中日報登載。林大成、陳利平、周延奎、吳能恩、苟文華、王永文、杜勇華等30多位作家用詩歌、散文、小小說、寓言、歌曲、微電影等100余篇文章,記載了戰“疫”先進事跡,歌頌了戰“疫”先進典型,描寫了戰“疫”先進人物。
逆行者是這個春天裡舒展天使羽毛的熱詞
“這次疫情來得太猛烈了!”王國平是四川省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作協副主席,他說,本次抗擊新冠病毒也是一次戰爭,它不是一個人、一座城的戰爭,它是全國的戰爭,甚至是全世界的戰爭。在這種巨大的災難面前,每個人都不是孤島。因為職業、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所處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每個人作戰的方式肯定不一樣。我們看到,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科技人員、防疫人員等沖鋒在第一線,而其他人則各司其職,哪怕宅在家中也是抗擊新冠病毒。而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手中的筆、相機、鍵盤就是我們的武器,用自己身體力行的方式參加“戰疫”,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而賈勇虎這首長詩的結尾,更讓讀者感到“不亞於央視元宵節朗誦詩”給人的震撼一一
“有人把生死度外有人以耄耋之年同死神搶奪時間有人用稚氣未脫的雙肩擔起一個民族的重負寫成了青春路上最美的音符用擁抱陽光的雙手在最危險的地方筑起一道生命的長城……”
每一個鮮活的人物,都在生動的故事裡穿行
除了你,誰敢站在人類地圖上
……
都是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
雲天萬裡,無眠的前方仿佛是家園春秋
大年初二晚上,王國平開始構思,初三上班后,他在辦公室一氣寫成歌詞《中華無恙》,隨后被《華西都市報》在“武漢挺住”詩歌專輯中發表,四川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戰疫”工作領導小組在學習強國全國平台推薦頁開設首個地方專版“凝聚力量· 傳遞真情——四川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詩歌展播”中展播。歌詞經過譜曲演唱后,受到了聽眾的廣泛好評,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聽哭了”“太感動了”“馬上轉發武漢的親人,讓他們聽聽!”
他們說,逆行就是沖鋒。
胡雪蓉以筆為槍,奮力參與抗疫的身姿,是四川作家隊伍的一個縮影。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號聲響起的剎那間,胡雪蓉的全部情感和拳拳詩心,就飛向了與死神激戰的仿佛濃煙滾滾的戰場。從1月25日起,胡雪蓉開始創作《春節日記》系列詩歌,她以文學家獨到的眼光和獨特的感受,講述眼前和遠方的抗疫故事,書寫人間大愛、大義和大勇。這些詩歌,相繼在《四川文學》電子刊推出,在萬千讀者中引發心靈的共鳴,掀起感情的漣漪。
沒有人還能夠笑容滿面。
千裡馳援,打更的后院送來陣陣暖風臨盆……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7g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