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一老宅屋檐下惊现一枚步枪子弹

平和一老宅屋檐下惊现一枚步枪子弹

  那么,这枚子弹为何会藏在这栋老宅呢?张龙杉介绍,这与他祖父张寿山有关,这枚子弹可能是那时留下的。“我的祖父张寿山,1931年大学毕业后,便在漳州从事文教工作。在漳期间,我祖父接触到由地下党员、进步工人、农民、店员、学生、教师自发组织的‘芗潮剧社’,这让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一位革命支持者成为革命参与者,在当年便加入地下党组织,并暗中为闽粤赣边纵第八支队副政委卢炎递送信息,沄下新厝则成为树海至文峰(欧寮)的重要中转站。”张龙杉介绍说。

  这枚子弹长约8厘米,底座直径约1.2厘米,弹身表面斑驳,布满尘垢,略带锈迹,看上去有些年代。“我们这间老宅在解放战争时期可是解放军的一处重要中转站,解放军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张龙杉说。

  目前,张龙杉已将子弹上交给当地派出所,等待进一步鉴定。

平和一老宅屋檐下惊现一枚步枪子弹

  ▲这枚子弹藏在老宅屋檐下的隐蔽角落

  这栋老宅名叫沄下新厝,建筑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属于土楼与大厝相融合的传统民居。据张龙杉介绍,,这栋楼是他的高祖父(即祖父的祖父)从南洋回来时建造的,已有160多年历史。

  台海网6月16日讯(通讯员林泽霖记者林晓琪)“刚发现这枚子弹的时候,我十分吃惊,我猜想,这枚子弹可能与70多年前发生在我家的一段红色故事有关。”近日,平和县山格镇白楼村沄下新厝的主人张龙杉在修缮老宅时,发现了一枚布满尘垢的步枪子弹。

平和一老宅屋檐下惊现一枚步枪子弹

  子弹已上交,等待进一步鉴定

  张龙杉说,为了让革命先辈英勇无畏的精神代代相传,沄下新厝还保留了解放战争时期完整的密室、会议室、红军井,以及一些先辈用过的书桌、床、灶台、大锅、油灯等,接下来要把老宅修缮好,把这些老物件摆出来,让更多的后辈了解沄下新厝这段革命历史。

  房主说,这可能与70多年前发生在他家的一段红色故事有关

  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和人民革命史》中记载:1947年1月,中共闽南地委决定挺进靖和边,省保二团(即国民党福建保安二团)为了抓获时为中共闽南地委委员、中共平和县委书记陈天才和卢炎,在叛徒的带领下,采用逼供的方式,将群众逮捕吊打,捕获30多人,杀害6人,并悬赏1600万元(法币)捉拿陈天才和卢炎。“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的祖父悄悄地将陈天才和卢炎接到家中,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便衣警卫员则在新厝外的台地放哨,一旦发现敌情立即通知屋内人员隐藏起来。陈天才、卢炎则躲进二楼隔层的密室里,由于保安团埋伏、搜家,他们最长躲了六天六夜。”“遇到搜查时,便衣警卫员便将枪支藏在屋檐底下的涵洞里,子弹则藏在屋檐的隐蔽角落,当敌人走后才将枪支、子弹取出来。”张龙杉猜测,这枚子弹很可能是因为藏在屋檐最深处,警卫员取子弹时太匆忙不小心落下的。

  这枚子弹为何会藏在这栋老宅?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7g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