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8/100)

故事会、趣头条 米读、澎湃新闻

他没问她的名字,她也没问他的名字,他们都只知道对方——是战友,是同志,是新四军战士。

两发子弹的故事

原标题:《“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8/100)——两发子弹的故事》

(特别说明:本文系根据笔者的老岳父、新四军老战士汪奇同志的亲身经历而撰。)

“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8/10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讲好红色故事,由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故事会)、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趣头条、米读)、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澎湃新闻)三家联合举办的,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注与支持,社会反响热烈。各渠道共收到参赛作品千余篇。经评审委员会评选,录用优秀作品100篇。3月22日到7月1日,我们将每天推送一篇红色故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江志伟

她一边警惕着,一边悄悄打开弹匣,这才发现只有两发子弹了,显然靠这两发子弹突围,成功的可能性极小极小。她焦急地想去摇醒身边的战友,猛见他的眼镜镜片一亮,顿时使她想到,军部的那位戴眼镜的军事教员,在一次授课时曾经讲过的“八女投江”的英雄故事。她笑了,一个主意已在她的脑中坚定地形成:“不要叫醒他,万一敌人发现了我们,我就用这两发子弹,使我们两人一块加入到‘八女’的行列中去,决不投降!决不被俘!”

他只得服从去休息,很快便发出鼾声。她提着手枪,坐在荆棘丛中,强睁着双眼放哨。

在皖南的山头间左冲右突,早已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在敌人的包围圈中昼伏夜行,早已疲惫不堪突围无望。他是什么时候倒在荆棘丛中昏睡过去的?已经记不起来,只记得,一场恶战之后,队伍冲散了,好多战友牺牲了,他们的枪膛里、弹袋里和米袋里都已空空如也。走着走着,就倒在了荆棘丛中。一阵料峭的山风刮过,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吃力地张开沉重的眼皮,猛地发现离他不远处有一个人影倒伏着。他心中一惊,头脑顿时清醒起来,轻轻地就地摸到一块石头,攥在手中,然后,悄悄匍匐着,向着人影爬去。他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到了近前才从那熟悉的“N4A”抗敌臂章上,发现是自己的战友。这时,那位战友也已警醒地发现了他,提着手枪向他默默点头致意。这时,他才发现,原来对方是位年轻俊俏的女兵。

吼叫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由远而复归于宁静,夜色也渐渐由淡而浓、由浓而深。她惊讶自己怎么能如此临危不惊,她兴奋地叫醒他,如实地告诉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和她内心的打算。她说着、兴奋着,他听着、激动着。他轻轻摘下眼镜,用衣角抹去镜片上的泪水,两双手猛地握在了一起,搀扶着站立起来,向着夜幕下的山野走去……

这是发生在“皖南事变”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整整七十七年过去了,那荆棘丛中的“两发子弹”的影子,曾经长时间地在一位新四军老战士的眼前,闪烁着战火中的青春风采。

联合出品

“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8/100)

他扶扶眼镜,想去女兵手中接过手枪担当警戒任务,让她先休息。然而女兵却不愿意享受这种厚遇,她只是把手枪调换到另一只手中,然后握成虚拳微微举着。他差点没笑出声来,亏她想得出这等好主意,猜拳定输赢!他只得被动响应,石头、剪刀、布,当她的“剪刀”终于剪到他的“布”时,笑靥伴着几许得意使她更加美丽。

猛然间,耳畔隐隐传来搜山的敌人发出的吼叫声:“别躲在那儿啦,快点出来吧,我们欢迎你们!我们的饭菜都搞好啦,快点跟我们下山去享受吧!”她只觉得一阵恶心,定神注视着敌人的动静,她没有丝毫畏惧心理,不然就不会从大上海千里迢迢跑来这皖南山区当新四军了。她只是不甘心,不甘心成为国民党军的俘虏,不甘心抗战未成功就这样断送了革命青春。她想叫醒身边的战友,然而她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让敌人再近些时再叫醒他也不迟……

“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8/100)

两只战友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个临时战斗集体组成了。四周静得可怕,只有山风吹动时,他们才快速交换着下步的计划:轮流休息,轮流警戒,等到天黑时,继续突围,寻找战友和队伍。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7g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