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講述人︰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規劃土地部首席工程師 徐 進
比如,3張特殊的“火車票”。50多年前,上海市恆業帆布廠南遷援建柳州,原第三棉紡廠工程師袁家榮當時還是個孩子。他記得,一家三口舉家遷往柳州,出發前,母親告訴他,“祖國需要我們去支援建設”,並把一張印有“635”數字的布質車牌交給袁家榮,叮囑他別在胸前,只要戴著這塊乘車牌,一家人就可以坐火車去新家了。到柳州後,他才知道,原來635是母親工廠的編號。50多年後,袁家榮把一家三口的三張乘車牌捐贈給博物館,成了那段歷史的時代印記。
【一線講述】
又比如,一台20世紀70年代的刨床。2013年,來自柳州第三機床廠的老職工郭師傅說要捐贈一台他們廠當年造的刨床,以銘記工人們的奮斗精神。兩個月後,郭師傅來電告知,已在廢舊設備市場找到了他們廠1973年生產的牛頭刨床,商家出價7000多元。我們當即表示如果資金有困難,可由館方出資購買。但他婉謝了,回去便召集工友集資買下了這台舊機器。現在,這台刨床就擺放在工業歷史館一樓展廳。
公園所依托的開灤煤礦始建于1878年,是中國煤炭工業的源頭和近代工業的搖籃。從始至今,開灤企業從未搬遷,經營從未中斷,為公眾留下了大量工業遺址、遺存和遺產。
為了盤活沉睡在地下的資源,開灤成立了歷史文化研究會,制定了工業遺產和企業文物管理暫行辦法,通過摸底、建檔、調集等方法對現存遺產進行了徹底的“掃描體檢”,像挖掘煤炭一樣挖掘文化資源,力爭把中國近代工業文化傳播出去、弘揚光大。
後來,根據市政府要求,传奇网页版sf,結合實地調研情況,公司決定︰楊浦南段濱江建設要在立足歷史感、智慧型、生態性、生活化的核心理念基礎上,堅持百年工業傳承這個內核,以有限介入、低沖擊開發的模式,打造原真、復合、生態的後工業生態公共空間。這個理念,正與我心中的“濱江模樣”不謀而合。
整體規劃、建設完成後,我們成功引進了約70家商戶,老廠房終于散發出時代氣息。中西餐廳、茶館、咖啡廳、潮玩店、復古服裝店、藝術畫廊等進駐,這里很快成了天津潮流文化的一個集聚地。除此之外,老廠房的空間還被繼續盤活利用,天津當代公共藝術計劃、復古市集、全國滑板聯賽等各種活動秀成了這里的“常客”,累計吸引近百萬人次參加。
【一線講述】
2014年,我參與到楊浦濱江的開發建設中來。在勘測調研中,我發現很多工廠已經停產,隨處可見高聳的圍牆、布滿跡的金屬大門、廢棄的輸煤廊道以及碼頭上靜靜豎立的系纜樁……這些工業時代的標志飽經滄桑,帶著那段歷史的記憶豎立到今天。我一下子就被它們的強大氣場吸引住了,期待著通過規劃設計,把工業遺存粗獷外表下的豐富內涵表現出來,既延續其文化特質,又賦予它們新的活力。
在老廠房上建起城市“會客廳”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耿建擴、陳元秋、顏維琦、周仕興、陳建強、劉茜、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常雲亮、李斌)
從“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里,有一條跨越142年之久的“黑色長河”,站在這里,你可以了解中國工業文明發展史,也能感受中國工人階級的紅色奮斗史。
方向明確後,項目立即上馬。其間發生了些小插曲。比如,一些老企業不同意把廢棄的塔吊、金屬設備留在現場,想拆除帶走。于是,我們上門反復溝通,把建設理念、構想等一一講清。當他們得知開發是為了給城市留下工業文化、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時,便逐漸同意了,還積極介紹工廠的歷史,主動提出再留下一些合適的展示設備。比如上海船廠內部4棟歷史建築以及兩座建造歷史可追溯至1903年的船塢,就是我們通過協商“搶救”下來的重要遺產。
棉3創意街區的源頭,要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的天津裕大紗廠和寶成紗廠。當時紡織工業發達,這些民族企業的存在就是集中寫照。1925年至1936年,兩家紗廠逐步合並,之後更名為天津市第三棉紡織廠,2007年整體搬遷。2013年以前,這里一直處于廢棄待開發狀態。
從2004年政府提出利用這片遺存發展文化產業的構想,到規劃建設國家礦山公園,再到公園揭碑、開園、正式開放,一共歷時5年。5年間,我們經歷了不少困難,建設剛起步時有企業職工覺得開灤就是產煤的,建設公園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是政府的事,和企業無關;還有人認為,企業資金緊張,花這些“冤枉錢”干什麼?不如買幾套現代化采煤設備。集團領導听到各種意見後,認為職工考慮的是現實問題,但也是短期問題,礦山公園建成後不僅能促進產業轉型,帶來可觀收入,還能傳承工業文化,社會效應難以估量。于是,一場場關于“文化產業促進企業轉型發展”的討論會組織起來了,大家反復討論、分析利弊,後來反對聲小了,建公園的共識逐步達成,籌建工作也進入快車道。
楊浦舊遺存,為“人民城市”添生機
講述人︰廣西柳州工業博物館副館長 李子軍
昔日老廠房,今日新氣象。走在棉3創意街區,工業遺址的斑駁跡與藝術時尚的斑斕色彩交相輝映,吸引更多創業靈感在此踫撞閃現。
【一線講述】
在天津海河東路國泰橋南側,有一片民國建築群,當地人稱它為“棉三”,這就是天津第三棉紡廠舊址,也是我所工作的地方——棉3創意街區。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7g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